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名誉权是《民法典》人格权编所规定的一种重要人格权,也是实践中纠纷最多的具体人格权类型,其关系到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及受尊重程度。随着网络媒体、社交平台的蓬勃发展,造谣诽谤行为由线下向网上延伸,网络侵权使得造谣诽谤带来的影响波及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很多人深受其害。那么对于在网络上随意谩骂他人的行为就真的无计可施吗?
【资料图】
法妞网友咨询:
名誉权侵权怎么处理?
魏妮娜律师解答:
名誉权是指公民或法人就其自身属性和价值所获得的社会评价,享有的保有和维护的具体人格权。具体到个案中,判断某种言论是否侵害名誉权,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行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来认定。
若他人发表的言论内容已对名誉权构成侵害,被侵权人可主张要求侵权人今后不得再发表类似言论,停止继续对其名誉进行侵害。若侵权人行为对被侵权人人格造成贬损,对被侵权人名誉的社会评价造成负面影响,被侵权人可主张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至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应与侵权人所造成不良影响的范围相当。若被侵权人主张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可以认定为民法典规定的财产损失。
魏妮娜律师补充:
实务中的名誉权侵权案件一般属于民事案件,上升不到刑事案件的情况。且考虑到民事诉讼较之于刑事案件办案流程短,结案效率高,加之刑事立案标准偏高,被侵权人多考虑以侵犯名誉权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另外,被判定为名誉权侵权的行为应当达到降低被侵权人社会评价、贬损人格的程度。侮辱罪是告诉才处理的犯罪,同时属于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予以立案追究。因此,大部分原告以被告侵犯其名誉权而犯侮辱罪的提起刑事诉讼的,法院均会以未达到侮辱罪的情节要求而驳回原告的起诉,并建议当事人向法院提起侵犯名誉权的民事诉讼。诽谤罪的立案标准同上述描述,只有情节严重的才构成诽谤罪,如果诽谤行为没有达到刑法规定的严重情节,就不能由刑法进行调整,但是可以走民事诉讼程序,由民法来进行调整,可以对加害者主张民事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