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竞业限制,则是用人单位出于对公司商业秘密的保护,而对员工离职后做出的就业限制,这就需要利益平衡: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护和劳动者的就业、择业权。那么约定竞业限制期限最长能有多久,怎么规定的?
网友咨询:
约定竞业限制期限最长能有多久,怎么规定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江西仰景律师事务所阎庆律师解答:
竞业限制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二年,超过的部分无效。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
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点击下方小程序,直接咨询法律问题】
江西仰景律师事务所阎庆律师解析: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竞业限制协议中约定了违约金金额,但在审判实务中并不一定是违约金约定多少法院就判多少。
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可能因劳动者的竞业行为遭受侵害进而造成利益损失,违约金则是对可能产生的损失进行填补。劳动者存在违反竞业限制行为的,违约金计算标准一般是有约定从约定。
若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合理,且与劳动者工资收入及竞业限制补偿金数额差距不大时,法院一般会按照竞业限制协议的真实意思表示,支持合法有效的违约金数额。
同时,基于公平合理之原则,若违约金约定过高,不利于双方利益平衡,法院则会从劳动者的岗位职务、工作年限、工资水平、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行为持续的时间及情节、用人单位的实际损失等因素酌情调整。
竞业限制合同只能适用于居于单位比较重要岗位、掌握企业商业秘密人员,而不是企业所有员工,针对企业所有员工而适应的“竞业限制”条款是无效的。虽然竞业限制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但并不意味着这个约定的时限可以随心所欲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