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之前我们讲过了,业主如果想向物业维权,是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和物业间管理纠纷的。例如对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对开发商、物业管理公司提起民事上的违约或侵权之诉;或者直接提交仲裁机关仲裁。
那么具体该怎么走这个程序呢?快来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资料图)
一、通过仲裁的方法解决物业管理纠纷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仲裁庭管辖物业管理纠纷的依据是当事人认定的协议。仲裁协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订立合同时就约定一个条款,说明一旦有争议就提交仲裁,这叫仲裁条款;另一种方式是双方当事人出现纠纷后临时达成提交仲裁庭的书面协议。
(一)仲裁协议要写明以下内容: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待定的仲裁委员会。
注意:达成仲裁协议的争议,不得向法院起诉;即使起诉,法院也不受理。
(二)仲裁处理的一般程序是:
1、一方当事人向待定的仲裁委员会提交仲裁申请书;
2、委员会于收到申请书后5日内决定立案或不立案;
3、立案后在规定期限内将仲裁规则和仲裁员名册送申请人,并将仲裁申请书副本和仲裁规则、仲裁员名册送达被申请人;
4、被申请人在规定期限内答辩,双方按名册待定仲裁员。普通程序审理 时由三名仲裁员组成,双方各选一名,仲裁委员 会指定一名任首席仲裁员;案情简单、争议标的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名仲裁员审理;
5、开庭:庭审调查质证、辩论、提议调解;
6、制作调解书或调解不成时制作裁决书;
7、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
与司法审判的两审终审制不同,众裁裁决是一裁终局的。
二、通过诉讼方法解决物业管理纠纷
物业管理民事纠纷的诉讼程序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步骤:
1、当事人一方(原告)提交起诉状,起诉到法院;
2、法院立案后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提交答辩状;
4、开庭:调查、辩论、调解;
5、制作调解书或一审判决书;
6、双方均不上诉,则判决书生效;或一方不服提起上诉,进入第二审程序;
7、第二审审理:制作二审调解书或下达二审判决书,此为终审判决,不得上述;
8、执行。
产生问题时,最优解还是希望能通过双方当事人的协商调解来解决问题,但如果调解无法解决问题,我们也要学会用相应的法律途径来保障合法权益。
声明:该作品内容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内容整合。如若侵权,请通过投诉通道或网站客服提交信息,我们将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延伸阅读:
作为业主,你知道自己享有什么法律权益吗?
作为业主,向物业维权的途径有哪些?
交给物业的物业费,他们做什么管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