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ICP备2022018928号-30 投诉举报:315 541 185@qq.com
作为一直将深入推进零售业务转型升级作为工作重中之重的平安银行,近期面临“头疼”的事情并不少。
近日,平安银行上海分行和沈阳分行在不足半个月内接连因内控管理问题,而被相关监管部门处以高额罚款,同时多名负责人也分别被警告处罚。其中,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在2023年上半年已有3次处罚记录。
(资料图片)
除了屡接罚单外,更让平安银行雪上加霜的是其披露的2023年一季度业绩也在发生不少的变化。
总的来看,虽然净利润有所增长,但其营收已经连续两个季度呈现下滑态势。
那么,透过此次业绩,平安银行还有哪些财务指标值得深究?又有哪些新变化正在酝酿呢?
一、营收罕见下行,提升内控势在必行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平安银行罕见出现了“增利不增收”的现象,实现营业收入450.98亿元,同比下降2.4%;实现净利润146.02亿元,同比增长 13.6%。贝多财经注意到,这是自2014年以来平安银行首次出现一季度营收下滑。
而拉长整个年份周期来看,平安银行最近几年营收增长异常乏力。2018年-2022年期间,其实现营收分别为1167.16亿元、1379.58亿元、1535.42亿元、1693.83亿元和1798.9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0.33%、18.20%、11.30%、10.32%、6.21%。
对于2023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罕见下滑的原因,平安银行在一季报中表示,主要是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净息差有所下降,以及债券和外汇市场波动等因素影响。
事实上,自2023年开年至今,银行业资产及盈利端受去年贷款降息重定价及利率下行的持续影响下,不少银行都出现了与平安银行相同的增利不增收的尴尬境地。
拆分营收结构来看,2023年一季度,平安银行仅利息净收入实现微量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收益等指标均出现下滑。
受此影响,今年一季度平安银行盈利能力稍显不足,其净利差、净息差指标也都出现了下滑,实现净利差2.57%;净息差2.63%,分别较2022年同期下降19个基点和17个基点。
由此可以了解的是,各银行需要提高内控管理能力,才是可持续经营的重要路径。
但在此底层逻辑下,对于内控问题频发,想要快速扭转营收下滑趋势的平安银行而言,突围之路也会更加艰难。
但好在一季度平安银行资产规模增长还算可观。截至今年3月末,平安银行资产总额达到5.46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53%;总资产净利率达0.27%。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3.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3.3%。
二、个人贷款不良高企,资本充足率可圈可点
从不良率维度来看,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5%,与上年末持平。
但细分来看,平安银行个人与企业贷款不良率分化尤为明显。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较上年末增加0.09个百分点至1.41%,而企业贷款不良率则较上年末降低了0.1个百分点至0.51%,为同业较低水平。
进一步拆分来看,平安银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持续上行与当下重仓的三项个人贷款业务有很大关联,这一点我们也能从财报数据中窥见一斑。
截至3月末,平安银行新一贷、汽车金融贷款、信用卡应收账款三项业务均不同程度出现了规模下行及不良高企的情况。三项业务对应的不良率分别为1.6%、1.53%和2.81%,分别较上年末升高0.32、0.27和0.13个百分点;余额分别较上年末下降4.9%、0.4%和3.0%。
不得不承认,在消费需求调整的同时,监管部门对汽车金融贷款、信用卡等消费金融业务严加监管,也倒逼银行业转型提速。而于个人贷款不良率居高不下的平安银行而言,如何化解此项难题想必也是接下来所要思量的重中之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良率整体未能压降之时,平安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三项指标却均有所好转,也体现出其承受违约资产风险的能力在变强。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平安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91%、10.66%、13.26%,分别较年初上升0.27、0.26、0.25个百分点。
三、内控问题频吃大额罚单,投诉量居高不下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前提是要求各大机构具有防控金融风险,实现稳健经营的强大内生能力,这也成为行业内共识。前有硅谷银行、签名银行破产倒闭,后有瑞信银行被收购的案例为鉴,这对我国各大上市银行守住内控管理“生命线”提出更高要求。
然而,平安银行则因多次内控管理问题处以高额罚款而不断出现在聚光灯下。
今年以来,平安银行多家分行连收大额罚单。比如,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就曾接连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罚单金额合计超过370万元,且有三次处罚记录。
其中,2月13日,平安银行沈阳分行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识别义务被罚款191万元,同时,多位管理人员被罚款。5月5日,又因个人汽车消费贷款首付款虚假行为被处以50万元罚款,多名负责人分别被警告。
而今年5月30日,辽宁银保监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平安银行沈阳分行的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是违规发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个人消费揭贷款,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对其罚款130万元,没收违法所得8425.7元。
不止沈阳分行屡次被罚,4月27日,上海银保监局针对平安银行上海分行涉及的代理销售业务及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欺骗保险人、个人经营贷款资金违规用于购房四项违规行为,处以145万元的罚款并责令改正,同时,相关负责人被给予警告并处罚款5万元。
从这个角度来看,平安银行在合法合规展业中存在的问题不小。但这也不是近年来其唯一因内控问题被推至风口浪尖,平安银行激增的用户投诉量也是悬在其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另据中国银保监会发布最新银行业消费投诉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平安银行投诉量达4649件,而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量的中位数为2489件。平安银行的投诉量占股份制商业银行投诉总量的16%,位列各银行投诉量首位。
事实上,这只是平安银行合规问题的冰山一角,近几年因虚假宣传、欺诈贷款、泄露客户隐私等违规事项被消费者投诉更是屡见不鲜。
比如,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平安银行”关键词,相关投诉量将近2万条,以上所述投诉内容赫然其中,而且涉及的信用卡业务一系列违规行为更是投诉的“重灾区”。
可见,这一系列罚款、投诉事件的背后,直指平安银行合规问题。亦或是内控顽疾积压已久,仅2022年至今,平安银行就有3位员工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包括平安银行南京分行高管何翔、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分行高管熊英涛以及王银金。
总体来说,频繁的金融违规以及业绩下滑,显然给近年来痴心于零售转型狂奔下的平安银行徒增了不少压力。尤其是在化解掉不仅关系到自身能否长久稳定发展,更是促进业绩迎来新增长基石的内部管控难题上,平安银行显然要做的还有很多。